正在哥倫比亞麥德林參加美洲開發銀行第50屆年會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弊端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已暴露無遺,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勢在必行,中國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周小川指出,造成金融危機的突出原因有三點:其一,美國監管機構繁多、責任交叉導致的漏洞使有些機構可以逃避金融監管;其二,有關國際金融機構在金融危機爆發前未能發揮預警功能;其三,評級公司過多、企業激勵機制過分鼓勵冒險、會計制度過度放大金融活動。
周小川表示,建立完善的國際金融新秩序是全球應對金融危機的客觀需要,也符合美國盡快化解金融危機的需要。由于各國對金融危機根源的認識未完全取得一致,全球金融體系改革將經歷一個復雜和較長的時期。
他說,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后,中國政府采取了必要措施應對金融危機,目前中國的一些改革已經開始,還有一些則在討論過程中。
他強調,中國將積極參與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其中包括“病因診斷”、改革方案的研究和執行,并將加大對全球經濟穩定、銀行監管和金融穩定方面的參與程度。
他說,中國目前正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討論具體事項,以確保資金發揮緩解國際金融危機的效用。周小川重申中國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加資金以增強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他強調:“中國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點幫助那些受危機影響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無疑將從中受益!
周小川近日發表了題為《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的文章,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反響,同時也在美洲開發銀行年會期間引起與會各方的關注。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國已對此建議作出了積極回應。此前,俄羅斯、巴西、印度尼西亞等國均表示支持中國的提議。(來源: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