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報道全球礦業巨擘力拓已與新日本制鐵達成協議將鐵礦粉合同價格下調33%,由此得出的基準價格或會遇到中國買家的強烈抵制.
這是2002年以來首次鐵礦石合同價下調,但降幅遠低于中國鋼鐵商要求的40-50%,且讓沿用長達40年之久、面臨瓦解的舊基準定價體系面臨更多壓力.
"去年兩家供應商確定了兩種基準價,成為鐵礦石定價歷史上的轉折點,這次有可能出現更重大的變化.他們討論的不光是改變目標,或許還會改變游戲規則,"澳新銀行(ANZ)資深商品分析師MarkPervan說.
不管結果怎樣,與中國方面的鐵礦石價格談判恐怕會很艱難,而且將吸引監管當局的高度關注,澳洲當局目前在尋找證據證明中鋁計畫投資近200億美元入股力拓,會影響到定價.
分析師認為,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中國買家獲得更大的價格折扣,并且可能每季都對價格進行調整,算是作為與全部轉為現貨市場之間的妥協之策.
以下是四種可能的情形:
中國獲得與日本相同的鐵礦石價格
中國2009-2010年的鐵礦石合約可能獲得與日本一樣的價格,但從中國鋼業的一系列言論及反覆要求降價40-50%來看,這種結果似乎不太可能.
但從政治因素考慮,中國可能會放軟身段,目的是使其它國家的監管方相信,中國投資力拓并未給價格協商造成任何影響.
以到岸價格來計,目前的鐵礦石合約價格比現貨價高5美元.花旗集團的分析師說,"我們認為中國不會滿意這樣的價格,但最終還是會履行合約義務."
但也有人懷疑中國不會接受.
世界鋼鐵動態(WorldSteelDynamics)咨詢師張長安說,"中國企業絕不會接受這樣的結果.它們會堅持最初提出的降價40-45%的要求."
中國比新日本制鐵獲得更大折扣
中國鋼廠有較大機會獲得更大的價格降幅,因為他們更習慣于在現貨市場現用現買,而且在鋼材定價方面比日本鋼廠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日本鋼廠面臨壓力,急于確定價格,因為他們必須和大客戶之間確定鋼材價格.
如果給予中國客戶更大的折扣,將會惹惱日本鋼廠,但這種做法并非沒有先例.去年,Vale與客戶較早就談定了價格,但必和必拓和力拓則拖了數月,最終爭取到了較大的漲價幅度.
Vale隨後又找客戶要求半路漲價,但沒有得逞,因為正趕上初級商品消費與價格大跌.
"在那種情況下,礦產商不會應日本的要求額外降價.合同早已簽字畫押了,"悉尼CommodityBrokingServices的常務董事JonathanBarratt表示.
中國贏得更大折扣,且保留再行議價的選擇
中國鋼鐵制造商今年揚言,除非贏得價格大幅折讓,否則將完全放棄定期供應合同,只從現貨市場購買.同時中國鋼鐵商可能準許礦商每季談判價格修正,以達成協議.
這種混合型合約的構想,或許是中國業者談判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混合型合同是指,一部分以一個長期固定價格為基礎,再加上一個可調整的組成元素.
Pervan說:"中方尋求部分形式的浮動價格或參照現貨市場價格的舉動,大概是最有可能的結果,但這要看中國方面貫徹其意志,同時讓中國鋼鐵業更加團結一致的成效而定."
"混合式合同是有可能的--例如初始降價40%,但如果現貨市場價格突破一個特定門檻,則降幅就縮減,"Pervan稱.
中國不滿意價格,在現貨市場買進
另一個結果會是,中國鋼鐵制造商拒絕和澳洲礦商簽訂新的長期合同,反而是在現貨市場買進鐵礦石,至少今年會是如此.
由于去年全球自由交易的鐵礦石,有一半出口至中國--超過4.43億噸,邏輯上講中國鋼鐵廠商很難僅僅通過現貨市場買進,盡管他們顯然在往這個方向走.
"盡管中國占鐵礦石海運交易的50%,但我們估計中國不太可能如愿在合約價上取得40%至50%的降幅,"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分析師AlainWilliam表示.
"這也就是說,我們預期一些鋼鐵廠商打算在現貨市場買進的可能性升高.我們認為這是暫時性的現象...但我們并不認為有40年歷史的舊基準定價體系會被斷然舍棄."
鋼鐵行業通訊(SteelBusinessBriefing)的GraemeTrain認為,倘若中國廠商只能獲得33%的降價,他們可能放棄舊的基準定價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