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管資訊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鋼管資訊 / 合并橫生變數 日鋼何去何從 |
合并橫生變數 日鋼何去何從 |
雙擊自動滾屏 |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09/7/9 閱讀:1471次 【字體:大 中 小】 |
日鋼的飆升之路 2003年,已經做了12年鋼鐵生意的杜雙華,決心涉足鋼鐵生產企業。 在考察唐山、大連、秦皇島、天津等地以后,杜雙華最終選定日照。2003年3月31日,日照鋼鐵正式開工,半年以后,日照鋼鐵開始投產。 杜雙華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整個日鋼建廠階段,靠省市領導的關懷和支持。” 據業內人士分析,依靠政府支持起家的日鋼,也給今天的重組,杜雙華和日鋼的“弱勢”以及諸多談不攏的細節,埋下了伏筆。 一個事實,就在日鋼項目上馬時,國內另外兩家鋼鐵民企陷入死局,江蘇鐵本被查處、山東萬杰集團深陷鋼鐵計劃泥潭之中。 低調的杜雙華,在日鋼走向正軌以后,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跟日鋼的飛速發展形成強烈反差。 到2007年,日照鋼鐵的鋼產量達到了775萬噸,銷售收入286億元,上繳稅金13.78億元。這一年,日照鋼鐵控股集團一家企業當年的銷售收入便略超該市臨港工業總收入的一半,而臨港工業收入占到日照全市工業的六成。 “近段時間,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但隨著國家對鋼鐵行業的調整、地方關閉中小型鋼廠,日鋼的銷售狀況一直不錯。”6月20日,日照港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說。 據其出示的數據,今年前五個月,日鋼進口鐵礦石890噸,去年全年1990噸,以此推算,今年日鋼的產能跟以前相差無幾。 然而,隨著產能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高,日漸成為民企鋼鐵巨頭的日鋼,跟山東鋼鐵整體規劃的沖突越來越明顯。 累積的沖突 作為一個多年位列富豪榜前列的商人,杜雙華留給業界的印象是“速度”。 日鋼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搶了國家將日照作為重點的鋼鐵生產基地的先機。這同時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沖突的根源。 2008年10月,山東鋼鐵行業整合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一向很少露面的杜雙華曾接受國內媒體專訪稱,起初日照市給日鋼的土地是靠近日照港的國家規劃地奎山,但為了不影響國家整體規劃,日鋼又重新選址。 一個事實,前些年,濟鋼曾經準備在日鋼旁邊建一個鋼廠,地都征了,但最終沒有建廠。2006年,日鋼部分規劃需要占用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預留規劃用地,最終土地沒有獲得審批。 隨后,日照鋼鐵的港口建設計劃,也因為和山東整體的鋼鐵計劃沖突,一直處于停滯狀態。 這些細節上的沖突,雖然對日鋼有影響,但并沒有阻擋日鋼飆升之路。 2007年,山東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2008年,山東鋼鐵產業整合進入實質階段。 2008年3月,由濟南鋼鐵集團與萊蕪鋼鐵集團整合組建而成的山東鋼鐵集團正式掛牌。 按照山東省的規劃,將由山鋼集團在日照嵐山建設精品鋼鐵基地,規劃建設規模2000萬噸。其中新建項目規模1500萬噸,保留日照鋼鐵公司500萬噸鋼生產能力,統一納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規模。 日鋼“合并”,逐步提上了山東相關政府部門和山鋼集團的日程表上。 2008年11月5日,山鋼集團與日鋼正式簽署了重組協議,山鋼集團總經理任浩、日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當地市直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出席了簽字儀式。而日鋼合并的曲折劇情,僅僅拉開序幕。 杜雙華的“變數” 自從日鋼合并提上日程以后,各方的一舉一動,都被猜測與合并有關。 2008年11月15日,山鋼與日鋼協議書簽署后的第十天,據《華廈時報》報道,一向效益很好的日鋼出現大面積裁員。 該報道中稱,平素很少在日照出現的杜雙華發表了一封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語言悲傷。 報道稱,日鋼出現大幅裁員原因是,靠政府和地方銀行強力支持的日鋼,遭銀行斷貸逼迫日鋼完成合并。 據《山東經濟導報》報道,2008年10月,其單月虧損額已逼近10億元。這是杜雙華與山鋼簽署了重組意向書的一個重要背景。 隨后,一度有媒體報道稱,將于2009年初完成的日鋼合并,成為各方絕少提及的敏感話題。 在鋼鐵行業中縱橫了18年的杜雙華,并沒有放棄尋找其他途徑解決合并問題。 2008年11月12日和12月1日,杜雙華通過其控股的Happy Sino International Limited兩次以場外增持的方式,購入開源控股總計7億股股份,占開源控股已發行股本的9.92%,成為開源控股當時最大的股東。 5月20日,香港上市的開源控股公告稱,日鋼借殼上市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同時也獲得香港聯交所通過。 6月,開源控股發布公告,公司以52億港元收購香港譽進發展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已于5月29日完成,譽進發展已正式成為開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 譽進發展間接擁有日照型鋼30%權益、日照鋼鐵30%權益及日照鋼鐵軋鋼25%權益,這幾家合營企業均為日照鋼鐵旗下主要營運公司,從事鋼鐵產品生產及貿易業務的中外合營企業。 收購完成后,日照鋼鐵實際控制人杜雙華成為開源控股最大股東,日照鋼鐵實現借殼上市,上述三家被收購公司剩余的70%、70%及75%的股權則由杜雙華旗下的京華創新集團及日照鋼鐵持有。 據媒體分析,日照鋼鐵上市以后,將會有一定的運作空間,增添了山鋼收購的阻力。 然而,6月11日,開源控股宣布日鋼上市當天,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出通知,日鋼建設的熱軋板帶配套技改項目不符合《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未經環評審批,責令該項目停止建設。 整合帶來的隱憂 “如果日照鋼鐵在環保審批問題上處理不妥當,開源控股、日照鋼鐵都有可能面臨香港證監部門及投資者追究責任的壓力,這恐怕是杜雙華沒有想到的。”《山東經濟導報》鋼鐵行業記者王延峰分析說。 日照鋼鐵近日針對合并問題,統一回答稱在政府的安排下進行相關接洽,但拒絕透露相關內容。 6月22日,本報曾發采訪函到日鋼集團,截至發稿仍沒有收到回復。 “日鋼合并的問題,就是談判價碼的問題,如果價碼合適,合并早就完成了。”山東鋼鐵業內人士說,核心產能項目被叫停所產生的微妙變化,有可能加快合并進程。 按照山東省今年的規劃,政府希望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和當前建設成本下降的機遇,抓緊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項目審批并盡早開工建設,力爭2011年年底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產。借此淘汰落后、聚集規劃,實現鋼鐵大省的產業夢想。 然而,這對于日鋼奇跡的締造者杜雙華來說,已經不是考慮哪種合并模式更有效的時候了。 “最近很少能看到杜雙華亮相,印象中出席了山東省內其他地市一個廠子的動工儀式,照片上他還拄了副拐杖。”6月29日,山東當地媒體記者稱。 也許,杜雙華和日鋼已經不得不面對最后的抉擇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