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 外徑×壁厚: mm× mm 材質: 標準: 產地:
        欄目導航
      新聞導航
      信息列表
      推薦信息
      鋼管資訊
      鋼管行情
      鋼管知識
      不銹鋼管專欄
      合金鋼管專欄
      鍋爐鋼管專欄
        熱點排行          更多>>>>
        無縫鋼管尺寸規格表|無縫鋼管… 10574
        船舶用無縫鋼管320、360、41… 7884
        焊接鋼管尺寸規格表 7693
        316L不銹鋼密度表 7340
        不銹鋼方管規格表|不銹鋼矩形… 7258
        無錫焊管/焊管水壓試驗、焊縫… 6977
        304不銹鋼的密度常識 6931
        國產無縫鋼管各大用途執行標… 6873
        結構用無縫鋼管(GB/T 8162-… 6741
        16mn無縫管適用于哪些行業?… 6364
      鋼管資訊 您當前位置:首頁 / 鋼管資訊 / 產能過剩:痼疾難醫 先動軟傷
      產能過剩:痼疾難醫 先動軟傷
      雙擊自動滾屏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09/11/16 閱讀:1466次 【字體:

          11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粗鋼的增長幅度引人注意。根據中鋼協提供的數據,第三季度,全國粗鋼產量1.53億噸,創歷史最高,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20%和10%。
        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漸回暖,工業生產企穩回升勢頭明朗,三季度增加值增速達12%,預計四季度可達16%。但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會上說,產能過剩、重復建設是當前影響T91合金管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突出問題。
        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近日在京也指出,中國經濟仍然具備雙位數增長的潛質,明年中國經濟的主要挑戰并非通脹,而是產能過剩。
        痼疾
        在經濟穩步回升的關鍵時期,產能過剩這一魅影再度引起了決策層的高度關注。
        繼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之后,發改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隨即得到國務院批準,并以國發“38號文件”形式正式印發。
        實際上,自2004年起,抑制產能過剩就成為國家宏觀部門的調控關鍵詞之一。2005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一次專題部署抑制產能過剩。2006年,國務院將鋼鐵、電解鋁、電石、汽車、焦炭、電力等10個行業列為產能過剩或潛在過剩行業。
        隨后,2006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要求,要通過重組、改造、淘汰等方法,T91合金管推動產能過剩行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具體措施是,切實防止固定資產投資反彈;嚴格控制新上項目;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推進技術改造等。
        但兩年過去了,效果并不理想。
        以鋼鐵產業為例,自2005年后,鋼鐵產能過剩屢屢成為調控的“靶心”。該行業曾以近乎極端的“鐵本事件”宣告壓縮產能絕不手軟。
        但經歷幾次深度“輪回”,許多鋼企總能“找到路側身而過”。例如2006年以前,國家對鋼鐵產能淘汰的標準是2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很多小鋼廠就改成300立方米、500立方米甚至更大的高爐。2006年,淘汰標準提高為300立方米的高爐,逼著企業只能再往大了改造。這樣類似于“攤餅”的做法,客觀上造成國內鋼鐵的實際產能越來越大。
        對此,江西師范大學教授鄒嘯鳴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政府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目前抑制產能過剩的措施多是利用行政手段,這樣不僅容易導致所有行業“一刀切”,而且容易傾向于國有企業,排擠民營中小企業。應該讓市場機制,通過優勝劣汰自由選擇。
        加重
        痼疾未愈,再添新傷。
        2009年8月,全國人大財經委調T91合金管研后認為,產能過剩行業幾乎翻了一番,達到了19個。在接下來的短短3個月時間里,產能過剩的行業數繼續呈現飛速增長的態勢。2009年一季度有19個行業過剩,到了第三季度則增加到21個行業。
        著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傳統行業產能過剩治理尚未顯效,被寄予帶動經濟復蘇厚望的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在政策扶持之下也被“傳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趨勢。
        在國務院于9月29日批準的多部委《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38號文件)中,風電設備和多晶硅這兩大新能源產業首次被列入重復建設之列。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給國家發改委的一份行業報告顯示,到2009年6月底,我國已有19家企業多晶硅項目投產,產能規模達到3萬噸/年,另有10多家企業在建,擴建多晶硅項目,總規劃產能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10萬噸。
        同時,風電設備投資一哄而上的局面也非T91合金管常突出,目前我國風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超過80家,還有大批企業想加入,2010年風電裝備產能將超過2000萬千瓦,而每年的風電裝機規模預計只有1000萬千瓦左右。
        當風電設備和多晶硅上榜過剩產能“黑名單”之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無疑又蒙上了一層“過剩”的心里陰影。
        “新能源的發展,政策鼓勵是有利的,但還要考慮價格機制及這些新能源本身的產業化發展能力,看它們能否找到合理定位并被市場接受。”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曾表示,如果這些發展中的問題沒有解決,投資擴張過快,就會有問題。
        開方
        在后金融危機時期,在“保增長,調結構,防通脹”T91合金管的關鍵時期,重拳狙擊產能過剩已悄然啟動。
        在國發“38號文件”發布后一周內,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先后通過接受采訪和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方式,對有關問題作答并進行詳盡的信息披露。這在過去是很難見到的。
        同時,此次治理產能過剩的部委也由過去的六七個部委,增加至十個部委聯合行動。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民營鋼企老板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我們最需要的是政府為我們提供充分的信息,讓我們了解各行業的供求狀況,這樣能夠為我們進入或者退出某行業,開工生產或者減產提供判斷的依據。”
        不過,早有學者撰文建議,應該盡快建立產能過剩預警機制。也就是說,在經濟全球化、產業分工細化、居民消費個性化的今天,如何判斷哪些產業存在過剩和潛在的過剩,難度相當大。尤其是我國正處于市場化轉型階段,政府職能還沒有徹底轉變,大量國有企業還需要政府進行指導和調控,產業結構調整仍是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而盡快建立產能過剩預警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將產能過剩的情況反映出來,發出預警信號,則能讓企業及時了解宏觀信息,正確判斷市場供求變化趨勢,減少投資的盲目性。
        新藥
        除此之外,應對產能過剩這一痼疾的有關對策措施也在悄悄發生調整。
        10月19日,本報記者在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召開的抑制部分行業產能和重復建設信息發布會上了解到,此次抑制產能過剩過程中,市場機制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由過去主要以宏觀政策調控為主,轉向市場引導與宏觀調控相結合。通過加強行業產銷形勢的監測,分析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信息發布,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看來,此次治理產能過剩,政府層面更注重使用組合拳,以及措施的可操作性。同時可以看到,在十項治理措施中,政府不僅重視在投資項目上的信貸控制,還首次將環境監管措施提到了重要位置。
        “產能過剩產業大多是國有企業,其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他們往往不會過多的考慮風險。而銀行又是國有的,為了業績,只要政府支持某一項目,就‘傾囊支持’,至于企業貸款的未來風險,銀行考慮甚少。”中國社會科學院政府政策系博士馬光遠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道。
        就此,決策層采取了“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加強宏觀信貸政策指導和監管,引導和督促金融機構改進和完善信貸審核。對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程序審批或核準的項目,金融機構一律不準發放貸款,已發放貸款的要采取適當方式予以糾正。
        另對于當前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政府此次也首次將“強化環境監管”明確列出。
        由于環保標準是一項硬指標,如未通過環境評價審批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對達不到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超過排污總量指標的生產企業必須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不合格的依法予以關閉。因此,使用環保標準不僅能防控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抑制了這些行業的產能過剩。
        除了以上種種原因,“官員的政績觀也是產能過剩的助推因素。”馬光遠表示,官員的升遷和提拔與GDP直接掛鉤,只要能提高發展速度,增加財政收入,就可以不顧市場風險,上項目搞投資。完全忽視增長質量和經濟效益問題,產能過剩必然很難根治。
        因此,區別于以往的另一個對策是實行問責制——地方各級政府不得強制企業投資低水平產能過剩行業,對違反國家土地、環保法律法規和信貸政策、產業政策的規定,工作嚴重失職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行為要進行問責,嚴肅處理。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在“2009中國國際節能環保論壇”上透露,根據“38號文件”抑制產能過剩的幾個原則和政策導向,未來將嚴格市場準入相關內容年底之前基本上可以出臺。
        發改委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岳平認為,由于不同行業產能過剩的特征不同,下一步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工作重點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對于傳統行業、新興行業有區別的產能過剩也應該分別治理。
        “可以看到,國家在治理產能過剩過程中也在吸取經驗,拓寬治理措施。”馬光遠表示,但是,產能過剩本身是一個復雜、綜合的問題,需要多管齊下,才不至于屢屢復發,病情惡化,要從體制上著手。
        老問題如何能夠得以根治,決策層能否找到藥到病除的良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1. 上一條新聞: 內需拉動鋼鐵業產能過剩抬頭
    2. 下一條新聞: 新鋼年產能達千萬噸
    3. 返回上級新聞
    4. 返回首頁 | 信息導航 | 信息推薦 | 信息列表 | 產品查詢 | 生產車間 | 人才招聘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在線留言
      本站關鍵詞: Incoloy825換熱管, UNS N08825無縫管, 825鎳基合金管, 2.4858無縫鋼管, 鎳基合金換熱管,
      電 話:0510-88264321   傳 真:0510-88223334   手 機:18921237777
      Copyright 浙江雙銀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無錫市錫山區團結中路50號   技術支持:前沿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