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管資訊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鋼管資訊 / 國內鐵礦石供應商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
國內鐵礦石供應商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
雙擊自動滾屏 |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09/9/7 閱讀:1518次 【字體:大 中 小】 |
在力拓案和政府大力推行“統一價格”的背景下,國內鐵礦石供應商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一位央企鐵礦石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澳礦到港量正在持續減少,巴西礦有增加態勢。“正常開證可以買到澳礦,但已經很少有人敢在此時囤積澳礦到現貨市場去賣。” 同時,在以FMG為代表的新興礦山積極打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必和必拓、力拓的市場地位一度受到威脅。 淡水河谷搶占現貨市場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澳礦和巴西礦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量達到2.154億噸,與去年同期1.454億噸相比,增量達到7000萬噸。其中,巴西礦對中國的出口8262萬噸,同比增加了2806萬噸;澳礦對中國的出口量13278萬噸,同比增加了4200萬噸。照此計算,今年上半年,巴西礦和澳礦在中國市場的進口量增速基本持平。 但進入7月份,尤其是力拓案爆發后,巴西礦增速明顯超過澳礦。據我的鋼鐵網統計,截至8月14日,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7148萬噸,比一周前增加了24萬噸;其中巴礦2077萬噸,增加67萬噸,澳礦2376萬噸,減少84萬噸,印度礦1421萬噸,減少2萬噸。 “今年以來,淡水河谷加大了在現貨市場的銷售力度,因此貿易商和小鋼廠更容易拿到巴西的貨,力拓案后,我們加大力度進口巴西礦和印度礦。”一位青島貿易商表示。 河北某中型民營鋼企負責人也表示,目前,相比澳礦,巴西礦更容易拿貨。“力拓出事后,淡水河谷明顯加大了營銷力度,我們收到他們報價和出貨信息的頻率增加。” 此外,淡水河谷還采取了更加靈活的定價策略來爭奪現貨市場。一位央企鐵礦石進口業務負責人表示,淡水河谷已明確告訴客戶,既可以采用現貨形式,也可以簽訂長協合同。 淡水河谷公司執行董事Jose Carlos Martins也在不久前公開表示,對于淡水河谷來說,依靠現貨市場的銷售來存活是輕而易舉的,公司可以考慮根據客戶需要選擇指數定價。這是淡水河谷公司近年來首次對現貨市場的銷售做出公開肯定。 由于巴西到中國的海運距離是澳大利亞距中國的三倍,海運費成為淡水河谷的最大劣勢。今年,淡水河谷為搶占市場,加大力度鎖定海運費。 上述央企鐵礦石進口業務負責人表示,由于淡水河谷加大了鎖定海運費的力度,這對國內沒有能力鎖定海運費的中小鋼企和貿易商頗具吸引力。 上述河北某中型民營鋼企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他們向淡水河谷下了一份100萬噸的訂單,并以17美元/噸鎖定了海運費。而截至8月24日,巴西到中國的海運費已漲到了28美元/噸。 力拓、必和必拓面臨威脅 “在一定程度上,澳礦正面臨澳洲中小礦商和淡水河谷瓜分市場的威脅。”一位中鋼協人士表示。 一位山東某國有鋼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力拓案發生后,“在剛開始半個月內,我們有些不安,不再繼續下單,但一個月后,澳礦基本主動從現貨市場轉向長協市場”。 上述青島貿易商表示,現貨市場的澳礦數量驟減的原因,一是力拓案發生后,澳礦的非剛性需求在短時間消失,二是中國整個鐵礦石市場處于消化庫存狀態,“補庫存”階段尚未來臨,三是長協合同開始執行,力拓、必和必拓要為長協客戶做產品儲備。 力拓案后,有市場人士指出澳礦進口量驟減。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對本報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澳礦一直在呈上升態勢。”南京鋼鐵集團董事長楊思明也表示,力拓案沒有對鋼廠進口澳礦造成實質性影響。 但上述山東某國有鋼企負責人表示,澳礦進口量持續上升是事實,因為中國鋼鐵業在復蘇。但從細微來看,澳礦進口態勢的確呈乏力狀態。“澳礦每年的增速基本是個定值,但現在FMG等新興礦山與越來越多的中國客戶簽訂合同,這部分合同量就等于瓜分了必和必拓、力拓在中國市場的分量。” 此外,必和必拓一直想在鐵礦石定價機制上引進指數定價。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Marius Kloppers曾在公開場合指出,隨著鋼鐵產品定價日益靈活,生產商會要求更靈活的鐵礦石定價機制。“鐵礦石定價機制不會突變,但會發生循序漸進的變化,中國市場的變化已經證明,鐵礦石定價機制將更靈活。” 但上述央企鐵礦石進口業務負責人表示,國內大型鋼廠基本反對必和必拓的指數定價機制,而其他澳礦競爭對手則愿意簽穩定的長協合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必和必拓的可替代性。 中小礦山機會增多 對于國際中小礦山來說,FMG是它們的榜樣。目前,FMG不但與中國簽訂了總量為2000萬噸的長協合同,還將獲得中方55億美元至6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以FMG為代表的新興礦山,也從不掩飾其與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的競爭關系。FMG首席執行官Andrew Forrest對本報記者坦承,FMG渴望獲得中國市場的支持,使之成為中國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可以與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進行有效競爭。 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對本報記者表示:“歡迎新興礦山與中國合作,除了澳大利亞,我們也將加大與非洲、越南、印度等地礦業公司的合作。”但單尚華強調,與中國合作的前提是必須遵循“統一價格”的銷售模式。 在中國政府大力推行“統一價格”的背景下,中小礦山有了更多機會打入中國市場,一些中小礦山將獲得國內大型鋼企的資金支持。 但曾節勝表示,由于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是傳統鐵礦石供應商,短期內依然具有競爭優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