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鋼市“焦點”齊聚-江蘇合金管成敗在此一舉
供需嚴重失衡將成常態
根據《鋼管工業“十二五”規劃》預測,至2015年,我國粗鋼導向性消費量年,我國粗鋼導向性消費量約為7.5億噸,我國粗鋼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期間進入峰值弧頂區,最高峰可能出現在2015~2020年期間,峰值約為7.7億~8.2億噸,此后峰值弧頂區仍將持續一個時期。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不斷深入發展,以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城鄉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增速放緩,我國鋼管需求增速將呈逐年下降趨勢,進入平穩發展期。截至2012年10月份,國內粗鋼產量6億噸,今年突破7億噸幾成定局,預計未來5年行業增速0%~5%之間。
但在無序的行政審批和盲目的投資熱潮下,產能釋放過快達到飽和狀態,預計目前我國粗鋼實際產能已達10億噸,遠超需求預測峰值。
同時,產能嚴重過剩,淘汰難執行。過去10年鋼管行業作為傳統的“五朵金花”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背景下供給迅速擴容,2000~2007年供需匹配是相對平衡的。
另一方面,產能淘汰面臨幾大制約:退出成本高,鋼企的固定資產投資較大,退出不易;鋼管企業往往是稅收、就業大戶,地方政府難以輕易放任其破產;落后產能等量淘汰難以執行,新建產能往往超出淘汰產能。
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需求增速下滑將導致我國未來的鋼管市場嚴重失衡。
|